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博导陆朝阳教授和同事们发表的系列成果受到国际上几乎所有主流科学媒体的关注和赞誉。
从首次设计双色激光驱动量子系统,到制备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再到实现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演示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陆朝阳和同事们的这些成果频频发表在《自然》子刊、《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上,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也标志着我国在光量子信息技术上继续保持世界引领地位。
低调内敛的“量子之星”
2015年12月11日,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揭晓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中国科大潘建伟和陆朝阳等人因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送一个基本粒子的两个内秉属性的工作入选,并位列榜首。这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工作第一次获此殊荣。
2017年,陆朝阳获颁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这个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是奖励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的国际最高荣誉。
2018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推出“全球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名单,陆朝阳赫然入榜。
在人们眼里,陆朝阳是一个传说。但是,光环下的他格外低调和内敛。接受媒体采访时,陆朝阳习惯只聊科学内容本身,回避个人,更是将团队的贡献放在首位。
遇到伯乐的“拼命三郎”
1982年底,陆朝阳出生于浙江东阳。高中时潘建伟博士的一场科普报告,为他揭开量子世界诡谲离奇的第一章。量子世界的奥妙让他沉迷其中。
2000年,陆朝阳考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后,恰逢刚从欧洲回国的潘建伟组建实验室,陆朝阳如愿以偿地成为其中一员,开始了他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科研生涯。
2007年,还在读硕士的陆朝阳就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的操纵,制备了“薛定谔猫”态和簇态,刷新了当时两项世界记录。
“潘老师把一项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很令人振奋,所以我就拼命做啊。”陆朝阳说,那一年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包括春节假期。因为第一次做科研,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他也享受在实验室里搭建和调试装置、克服难题的过程。
2007年,陆朝阳和同事们在国际上首次用光子比特实现了Shor大数分解算法,美国物理学会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2008年,陆朝阳进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剑桥,他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和答辩。
不畏失败的“游戏玩家”
博士一毕业,陆朝阳未做停留就回到了中国科大研究团队。他说,与潘建伟老师有一个“君子之约”,学成后报效国家。
陆朝阳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潘建伟发来的一条短信。2009年的一天,潘建伟在北京参观完“复兴之路”主题展后,给大洋彼岸的学生们分别发去了短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早日归来,为民族复兴作贡献!”
“潘建伟老师希望做‘百年老店’,科学报国精神代代延续。他要求我们对国家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鞭策我们挑战和攀登科学新高度。”陆朝阳说,正是科学传承的精神和责任心让我们国家在若干量子技术方面站在国际制高点上。
在潘建伟的带领下,回国后的陆朝阳和年轻的团队成员完成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利用量子计算解决大数据问题的实验探索,首次成功实现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量子机器学习、量子云计算、拓扑数据分析的量子算法。前不久,他又和团队一道首次实现了单光子多自由度以及高维度的量子隐形传态,为复杂量子系统的完整态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年复一年的科学实验和试错,在外界看来既枯燥又让人灰心。陆朝阳却说,玩没有通关的游戏才有意思,做科研工作可以聆听自己的梦想,跟随自己的兴趣。这种工作让人感觉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从事科学研究其实是非常好的职业,强烈推荐给有志向有兴趣的青年学生。通过自由的探索扩展人类的知识,寻找新的原理和方法。当你发现了一个地球上其他70多亿人都不知道的新知识,而且这个发现还可能在将来改善人类生活,这个感觉是很好的。”陆朝阳说。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e5-2620v1x2.bl-phx0.1.141.11.11.k3.securedserver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